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生工作>>学工动态>>正文

争当懂技术会创新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领跑者 ——记我校优秀校友李聪

时间: 2024年04月20日 14:57 作者:  点击:

李聪,男,198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我校自动化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2008届毕业生。现任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热控主任师。曾先后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兴辽未来工匠、锦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华润集团卓越工匠、首批东北电力工匠、锦州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锦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他成立的“李聪创新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工作室;他主持的热控项目多次获得全省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大赛奖项;他的个人奋斗经历、先进事迹多次被《辽宁工人报》《辽宁职工报》和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

一、锚定前沿,化身热控技术领跑者

2008年毕业于沈阳工程学院的他,从事电厂热控运行维护及技术管理工作已有15年,期间他始终保持着努力学习和不断探索的积极状态,在自己的岗位上挑战困难、刻苦钻研。他把职业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勤学苦练,用心钻研,在自己平凡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脚印,依靠着“掌握一手好技术 练就一身真本领”的信条,他逐渐成长为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的一名得力战将!

建一座电厂,树一座丰碑。2019年,公司基建进入设备安装与调试期,热控仪表设计使用的是传统的保温保护柜,存在空开跳闸损坏电器元件、排查检修浪费人力、物力等诸多问题,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改进想法,并牵头与工友一起反复实施改造实验,最终,他制作的新型热控仪表保温保护柜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每年为公司节约经济成本180万元。此项成果还成功申请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2021年全省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大赛二等奖和锦州市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大赛一等奖。

二、驱动创新,开拓绿色发展新规章

在华润电力锦州公司基建、运营期间,李聪扎根于生产现场,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带领团队不断开拓新项目、新思路,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李聪带领工作室结合辽西区域电石渣、白泥固废情况,合理配置周边资源,开创性建设固废综合利用中心,致力于周边造纸厂、乙炔厂固废利用,以废治废,将电石渣、白泥替代石灰石浆液进行烟气脱硫,减少工业废弃物,助力公司实现以废治污、循环经济,使公司逐步走上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道路。

2021年,李聪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开发了一种新的逻辑运算模块,为公司的环保电价的取得奠定了良好基础。针对#1机组脱硝系统喷氨调节的效率低,氮氧化物排放高及氨逃逸率高的问题,李聪通过与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交流后,与锅炉专业一起优化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流场分布,采用多点巡测技术,同时运用SCR喷氨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提高了脱硝出口NOx、氨逃逸等参数的测量精度,在保证脱硝出口氮氧化物的排放不超标的同时降低了氨逃逸率,缓解了空预器与低温省煤器堵塞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污染排放,助力了锦州市开展的“蓝天工程”。

2022年,李聪带领工作室创新团队深耕电力服务市场,不断拓展利润增长点。通过给水泵全行程调速优化、给水泵再循环保护逻辑优化、一次调频变参数调整等一系列优化手段助力公司深挖机组潜能,实现机组深调至20%额定负荷并在AGC全程投入的情况下长期稳定运行,自动投入率达到100%,创华润电力“首家”。2022年公司全年深调收益突破2亿元,成为东北电网调峰的标杆电厂。同年,李聪助力公司取得国家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投资政策,为公司争取国家政策补贴,助力公司取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锦州市华润电力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荣誉称号。

同年,李聪带领工作室创新团队深耕电力服务市场,拓展利润增长点。通过给水泵全行程调速优化、给水泵再循环保护逻辑优化、一次调频变参数调整等一系列优化手段助力公司深挖机组潜能,实现机组深调至21.5%额定负荷并在AGC全程投入的情况下长期稳定运行,自动投入率达到100%,创华润电力“首家”。2022年公司全年深调收益突破2亿元,完成省内、华润电力控股双料第一的“不可能”任务。公司2023年深调峰创收益3.91亿元,达到深调技术全国领先水平,为电力行业提供了优秀的实践借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三、以师带徒,培育攻艰实干多面手

匠心传承,生生不息。多年的摸索,让他深刻认识到优秀的匠心文化需要传承、丰富的工作经验需要传承、宝贵的创新精神更需要传承。因此,他积极响应市总工会提出的师徒结对传帮带、创新创效促发展的号召,与刘微结为师徒,为她量身定制培训计划,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指导、独立锻炼、定期总结等,将自己的技术经验悉数传授,毫无保留。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培养,她很快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二人共同创新完成的脱硫系统净烟道CEMS流量的测点补偿课题被公司评为“改造创新奖”,师徒二人也被市总工会授予“金牌师徒”荣誉称号。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公司掀起了带徒热潮,先后有6名职工被评为“金牌师徒”,4人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市青年岗位能手,11人所在岗位被授予职工创新示范岗。


四、匠心传承,点燃团队发展新引擎

为进一步打造专业精湛、技能过硬的工匠团队。2018年,在公司工会和市总工会的指导下,以李聪为领衔人的团队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三年来,他们凝聚力量,集智创新,共完成各类优化项目100余项,攻克工程建设技术难题15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30余项,取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22项,发明型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6项,参与企业标准编制105项,发表论文65篇,并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50余项,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公司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近3亿元。凭借出色的业绩,工作室迅速成长为行业创新的标杆团队,2021年成功升级为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2023年工作室被华润集团命名为创新示范项目基地,入选华润集团统战案例集。2023年10月,工作室被辽宁省总工会命名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同时成为东北电力工会创新工作室联盟理事长单位。工作室与沈阳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攻关,目前均已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具体攻关项目也在逐步筹划中。与其他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合作,不断拓宽创新发展的领域和空间,不断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匠苗筑梦,温暖同窗校友求学路

“那些年,李聪伏案读书的背影、求知跋涉的艰辛,仍历历在目,让我怀念”,张玉艳老师在回忆到学生李聪时这样说,而李聪也常追忆起那段青葱岁月,“虽毕业多年,但学生时代的记忆仍常在我脑海中跳跃,15年过去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但我挂念母校的心始终未变”。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让这场双向奔赴变为现实,他重回这片承载青春的校园,化身自动化专业2023级匠苗学生,重温昔日恩师教诲。这次回归,他依旧坚守着15年前的初心——强技能、补短板、练绝活。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积极与老师沟通请教,不断提升知识水平,让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融合,为今后的工作赋能增效。

情系母校、薪火传承。潜心学业的同时,他同样重视校友培养。携梦归来,他将自己的成长经历、职场经验、工作心得与同窗深入分享,毫无保留,他多次为自动化学院、新能源学院举行兴辽工匠讲座、求职就业讲座,并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当前求职现状,立足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建议。他以匠心践行初心,他的身上,散发的是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技术报国的精神,他为我校学子坚定了勇敢追梦、立志成才的决心。

作为匠苗校友,他切实发挥职责使命,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就解决机组深调峰工况下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和控制问题多次进行深入研讨,成功解决了电力生产中的“卡脖子”难题。他立足企业人才需求,参与自动化专业2024年培养方案论证与修订,从课程体系、特色、优势、行业需求、学生核心竞争力塑造与差异化培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企业选人用人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对接。他协同学校骨干教师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开展,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为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获取了一手资料。他深度参与学校科研工作与项目研发,定期为自动化学院“零壹”青年红色卓越工程师强化班授课,他将自己的技艺与经验倾囊相授,获得学生一致好评,他用自己的工匠精神掀起技术报国热潮,为也学校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李聪将继续立足岗位,发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继续开展师带徒岗位传承、带领工作室团队协同、带动企业职工广泛参与创新创效活动、劳模工匠进校园示范引领等工作,不断将他的业务技能、创新经验和奋斗历程辐射传播出去,带动更多的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初心未改,弦歌不辍。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也在坚守中创造不凡。毕业后的15年,他交出那张关于初心的答卷:

潜心筑梦、敢为人先,技术报国、大匠如斯